一、故意损坏他人财产怎么判定的
1.主观方面,行为人要有明确故意,清楚知晓自身行为会损他财产,且积极去实施。
2.客观方面,实施了损坏行为,既可是物理破坏,像砸坏东西,也可是让财产丧失功能。
3.财产价值需达一定数额,各地标准不同,数额较大或具严重情节才构成犯罪,未达则为民事侵权,受损方有权让侵权人恢复原状、赔偿损失等。总之,要综合主客观全面判定故意损坏他人财产行为。
二、故意损坏他人财产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
故意损坏他人财产可能承担民事、行政和刑事责任。
民事方面,依据《民法典》,侵权人需承担赔偿责任。要按照损失发生时财产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赔偿金额,恢复财产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的损失。
行政方面,若故意损坏他人财产但未构成犯罪,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。
刑事方面,《刑法》规定,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三、故意损坏他人财产赔偿责任如何界定
故意损坏他人财产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依据《民法典》,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权益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赔偿责任的界定主要看以下方面:
损失认定:通常按财产受损害时的市场价格
责任主体:一般由实施故意损坏行为的人担责。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财产损害,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。
因果关系:损害行为与财产损失之间需存在直接因果关系,行为人才承担赔偿责任。
若双方就赔偿协商不成,受损方有权向法院起诉主张权益。
当探讨
Copyright © 2025 www.myovo.cn 青岛启明调查 All rights reserved.
全国服务电话:tuiguang9007 邮箱:tuiguang9007
公司地址:青岛市各区皆有办公地址 XML地图